日台商務

日本商業常識專欄:商談氛圍、信賴建構的實況

嘗試進入日本食品市場前,您是否真正理解日本商業的文化與習慣?在日本做生意,商品好只是基本條件。日方更加重視「信任的建立」、「細節的配合」,以及那種說不出口卻必須理解的“讀空氣”能力。例如:您是否曾經寄了好幾封Email,卻遲遲等不到回覆?這在海外客戶眼中可能難以理解,但其實往往代表對方尚未完成內部調整,或是仍在觀察回應時機。若忽略這些潛規則,即使產品再好,也可能無法獲得對方的信賴。因為在日本,商談不只是交易,更是一場價值觀與細膩感受的確認過程。

食品進口・推廣的「陷阱」3選與回避方法

〜在日本市場成功的關鍵,容易忽略的要點是什麼?〜

外來品牌若想在日本市場長期立足,除了時間是一項考驗外,選擇正確的合作對象與完整的市場策略,將深深影響其成敗關鍵。

陷阱①:有好商品,不代表賣得動。

即使商品在海外廣受歡迎,若未能用日文有效呈現,缺乏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推廣設計,也難以傳達其價值。

陷阱②:試吃現場人氣旺,銷售卻不見起色。

試吃或參展的熱烈回饋,不代表能立即轉為購買行為。消費者需要重複接觸與後續導流設計,才能提升購買率。

陷阱③:環保與標語規範不能忽視。

日本對包裝材質及分類標示有高標準,且像「無添加」、「天然」等字眼,必須符合法令及通路規範,否則將影響上架販售。

總結:成功不只是商品好,更在於是否理解日本市場的文化與節奏。

從法規、推廣到現場實務,缺一不可。事前準備,就是最好的行銷。

🔍 小量出貨:一開始就要求大量採購,容易讓日本客戶感到疑慮或戒心。反而是從小量出貨開始,根據回饋逐步改良商品,展現誠意與彈性,才更有可能逐步拓展成穩定的長期合作。

関連記事

TOP
諮詢・聯絡我們